朴力氏咨询热线:0575-82132809
凝聚创新力量,传承改革精神
发布:朴力氏 日期:2025-06-01 浏览:1050次

凝聚创新力量,传承改革精神

——朴力氏南京历史文化主题团建侧记

序言:在历史长河中探寻发展智慧

南京,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历史名城,见证了无数变革与创新。对于正处于战略转型期的朴力氏而言,此次团建既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场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度思考。我们以历史为镜,在中山陵感悟进取精神,在总统府学习变革智慧,在博物院汲取创新养分,在夫子庙体会商业活力在牛首山感受匠心独运

5月28日,以朴力氏技术、市场、销售部门骨干员工组成的南京历史文化主题之旅正式成团并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文化寻根与企业改革发展的碰撞之旅。

 

中山陵的攀登精神

清晨,团队抵达中山陵。392级台阶不仅是体力的挑战,更是精神的洗礼。在攀登过程中,我们努力寻找隐藏在沿途的“孙中山改革语录”,拼凑出完整的《建国方略》选段。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句话让团队成员深有感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朴力氏的技术攻关同样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攀登”。

在祭堂前,大家激情热议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所描绘振兴中华宏伟蓝图,并纷纷指出,朴力氏的改革发展,同样要依照蓝图健步徐行朴力氏的创新发展,同样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

 

有同事感慨表示中山先生当年提出修建十万英里铁路的构想,其时显得超前,现在看来是一种未雨绸缪和高瞻远瞩,就像我们在ESD领域也要有这样的远见和魄力

 

总统府的变革启示

走进总统府西花园,民国时期的建筑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史料陈列馆,团队成员认真研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历史档案,这个中国最早的科技管理机构的发展历程令人深思。

这些发黄的文件显示,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已经开始规划全国的工业布局,这种系统思维值得我们学习。但当时很多计划最终没能落地,这对我们的项目风险管理也是个警示。

公司总经理汤勇指出,公司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跟随技术革新寻找到的商业机会。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时代发展的巨轮滚滚向前,不舍昼夜,技术革新的步伐从未停歇,永续前行。朴力氏人要在历史和技术的潮流中,始终顺应潮流而行,始终跟随技术而变,要通过创新驱动在ESD领域牢牢站稳脚跟。

 

博物院的创新传承

南京博物院的科技与文明展厅让团队成员流连忘返。团队驻足于一组汉代青铜器前。旁边的讲解员介绍道:这些器物表面特殊的鎏金工艺,不仅为了美观,更起到了防腐蚀的作用——这或许是最早的表面防护技术。这番话让同事们会心一笑,静电防护何尝不是现代电子工业的表面防护关键?

有了表面防护,就要走进深蓝。明代航海罗盘就是一个具象化的工具,在没有卫星的时代,他们就能实现精准导航警示我们要尊重传统智慧,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夫子庙的商业智慧

华灯初上的夫子庙人潮涌动,绿水微漾的秦淮河画舫灵动。团队成员穿梭在古老的街巷中,游走在幻境般的秦淮河畔,感受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商业活力。

依河而建的百年老店,历经沧桑而屹立不倒,靠的自然是不断创新经营模式。这提醒我们,技术再先进,也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商业可持续性。

 

牛首山的匠心独运

牛首山这座融汇佛教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圣地,团队成员被无与伦比的建筑所震撼被如梦似幻的造型所征服。站在佛顶宫前,众人无不为这座耗时六年、耗资40亿打造的当代建筑奇迹所折服。

在佛顶宫地宫,团队成员参观了珍藏佛顶骨舍利的禅境大观。大家在一组精美的佛教艺术品前驻足良久这些雕刻作品的精细程度令人叹服。这提醒我们,在我们不断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更要强化对ESD工艺的极致追求。

 

结语:传承与创新的交响

天的行程转瞬即逝,但留给朴力氏每一个人、每一位员工的思考却深远而持久。在返程的大巴上,汤勇指出这次团建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更不是无本之木。从中山陵到夫子庙,从总统府到博物院,南京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变革与传承的故事。

汤勇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从这次团建中汲取智慧,将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融入企业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ESD不仅仅只是技术,更是艺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23年深圳电子展